【话题】班建武:五育融合的实践误区及其超越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相邻学段教学衔接研究”(2022年度北京市学校思政重点课题,编号:22GLA006)研究成果。
“五育融合”作为当前教育实践与改革的重要话语,正深刻影响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很多学校都在五育融合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高质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实践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五育融合的有效实现。正视这些误区,是切实提升五育融合实效的重要前提。
总体而言,当前五育融合实践的突出误区就在于,没有处理好“五育融合”与“五育独立”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过于强调五育间的融合,而忽视各育自身的内在融合;过于强调融合的形式维度,而忽视融合的实质要求;过于强调融合的学科实践,而忽视融合的教育生态整体建构。
1.重“育间”融合,轻“育内”融合
当前,很多学校在推进五育融合的过程中,主要着力于在“五育”之外下功夫,即所谓的“五育融合”不是在五育之内实现,而是通过人为地开设各种“融合课程”来实现。这就使得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令人困惑的教育局面: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外,还有一个专门的“五育融合课程”。其基本特征就在于,将各育的内容和要求整合到同一课程当中,从而实现一种“育间”的融合状态。这样一种专门的“融合课程”的出现,固然有其教育价值和意义,但是从逻辑的角度看,一旦我们将这样一种独立于五育之外的课程称之为“融合课程”,那么就等于承认五育还是原来的五育,无疑这样的五育还是彼此分裂的。这显然是不符合五育融合的教育初衷的。
从现实来看,这种在五育之外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思路,是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的。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育独立设置是其基本的教育常态。学生每天在学校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与这些分门别类存在的五育打交道的。如果我们的五育融合仅仅是在五育之外通过所谓的专门的“融合课程”才能够实现,那么,这一方面意味着学校中的五育融合只是一种额外的教育附加,而非学校教育的常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只能够在有限的融合课程中获得相应的五育融合的教育。
实际上,五育融合的前提是五育独立。没有五育独立就没有所谓的五育的融合。从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角度看,五育独立具有其突出的时代进步性。在原始社会,教育是完全与生活融为一体且不分化的。这主要源于当时生产力的落后以及人类知识的匮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曾经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开始独立出来并成为一种专门的人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自身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断精细化和专门化而不断分化,进而形成五育的教育格局。当前强调五育融合不是对五育独立的简单否定,而是要用这样一种融合的教育理念来升华现有各育的教育品质。
也就是说,我们思考五育融合不能只考虑如何融合的问题,还需要考虑融合的前提——五育自身的完整性问题[1],即需要对各育自身的完整性有主动的反思和优化。如果我们追求的五育融合中的“五育”本身就是有缺陷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所谓“融合课程”也必然是存在先天不足的。
由此可见,五育融合不能演变为一种完全独立于五育之外的融合教育形态,而是要致力于在五育之中做文章,即要确保各育自身是完整的。
2.重形式融合,轻实质融合
由于当前的五育融合更多的是在五育之间的关系上下功夫,而鲜有在各育自身的内在融合问题上做探索,因而,现实的五育融合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融合而非实质性的融合。
所谓形式上的融合,主要指的是五育融合的渠道更多的是通过五育间的加法关系来实现的,而非通过五育内在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来完成。这样的五育融合更多的是一种拼盘式的融合。实际上,“五育融合”的提出,并非只是要简单解决五育在形式上的疏离问题,而是要着力于解决当前教育中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弊端,即现实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着眼于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的授受,却在知识的授受过程中忽视知识所赖以存在的生活本身的整体性以及作为知识授受对象的学生的生命完整性。这样一种只见知识不见人及其生活的教育,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难实现。因此,五育融合绝不是五育之间的一种简单相加,而是要在深层次上解决当前教育中人的缺位问题,从而真正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
当前很多学校的五育融合实践,可以说,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来实现五育在形式上的融合。这样一种形式上的融合本质上只是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简单相加,并未从根本上切近五育融合的问题实质。
实际上,五育这样一种区分,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实际工作推进的需要,而并非教育本质的体现。从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看,五育原本就是一体的。这主要是因为,人虽然从科学与研究的角度可以具体区分为不同器官和功能,但是,人不等于一堆人体器官的简单拼装。一旦脱离开人存在的整体性去看人的各个器官,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就是关于这些器官的物理属性的局部认知,而不是对人的生命有机性的整体把握。因此,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立足于人的存在的有机性和完整性。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任何一种教育实践本身也应该是完整的,它要能够完整地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学生通过对德智体美劳各育分门别类的学习之后相加所形成的发展结果,而是每一育都应实质性地包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教育力量。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说所谓的五育就其育人的终极目标而言,本质上是一体的。
所以,五育融合不能够停留于形式上的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真正做到每一类教育实践都可以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这样的五育融合或许才是五育的实质性的融合。
3.重融合的学科努力,轻融合的生态建设
由于五育融合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间的简单相加问题,而是教育要看见人、回归人、成就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五育融合的最终实现,不是单纯的各科教学之间的合作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生态的有效支撑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五育融合在实践层面存在的第三个明显误区就在于,只是把五育融合看成五育内部各育关系的处理问题,而没有视为整个学校育人生态的全面调整。
从当前很多学校的五育融合实践来看,其主要推动部门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参与五育融合的实践主体也基本上是各科教师。这样一种基于学科教学的五育融合,存在两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一是容易将五育融合窄化,仅仅将五育融合视为教学内部的事情,而没有将之视为学校整体的变革;二是将五育融合事实上降格,即更多地强调五育融合的技术性整合,没有看到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整个学校教育变革的深层意义。
实际上,五育融合不仅是课程与教学层面的变革,更是一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哲学,是从总体上规定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方向与价值追求。因此,只重视从学科、教学、课程的角度来推进五育融合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抓住了五育融合表面上的东西,并未真正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五育融合之所以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误区,归根结底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即对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因此,要实现对五育融合实践误区的超越,一是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对五育融合教育实质的深度认识,二是要在实践层面探索五育融合得以真正落地的有效路径。
1.五育融合误区的观念超越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而,要改变行动,首先就需要先改变观念。具体到五育融合这一问题上来,观念的改变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明确五育融合所指向的教育问题实质。
表面上看,五育融合是要解决五育割裂、各自为政的教育问题。实际上,这样一种认识更多的还是从技术层面来思考五育融合问题。因为五育割裂、各自为政也仅仅是描述了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状况。这一状况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恐怕主要还是在于其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实际上,我们对一种教育状况的评价,主要还是从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进行衡量。凡是有利于教育目标达成的教育,都可以认为是好的教育;凡是不利于甚至是阻碍教育目标有效达成的教育,就可以认为是糟糕的教育。从教育目标实现这一角度去看五育割裂所指向的教育问题,我们就特别容易发现其问题的实质,那就是不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也就是说,当前这样一种条分缕析、泾渭分明的分门别类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将全面发展的人肢解成了可以拼装的产品。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五育融合的目的不是从技术层面将这些分门别类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相加,而是要从根本上做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由此可见,五育融合倡导的是一种真正眼中有人的教育哲学,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基本的价值追求。如果从这样一种角度去理解五育融合,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只是单纯地从技术层面来具体讨论如何将五育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实际上与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在践行五育融合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是对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有深度认识,而不是想当然地只把五育融合看成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五育融合也只是我们达成某种教育理想的一种实践手段。如果是为了五育融合而五育融合,却遗忘了五育融合所指向的教育目标,那么这样一种五育融合就会舍本逐末。
2.五育融合误区的实践超越
可以说,对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准确认识是切实推进五育融合的观念前提。但是,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的认识,而缺乏有效的实践路径,五育融合也很难具体转变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总体而言,五育融合实践,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确保五育融合的对象——德智体美劳各育首先是完整的一育,二是要构建与五育融合理念相一致的整体教育生态。
(1)确保五育中的各育是完整的教育存在
当前很多学校的五育融合大多是在“融”上下功夫,却遗忘了对融合的对象——五育的反思。现实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五育自身是有缺陷的。比如,当前的智育约等于知识的单向授受。但是,智育不等于知识教育,其中还包括了思维能力、批判精神等内容在里面。同样,美育也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培养,更是一种生活格调、审美趣味的培育。由此可见,如果五育融合所要融合的各育都是有缺陷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所构建出来的五育融合也必然是有缺陷的。
因此,要想真正做到五育融合,我们首先需要在五育上做努力,确保所要融合的各育都是完整的一育。具体而言,需要用教育而非培训的眼光来审视各育。教育与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培训更多的是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目的,教育不同于培训的关键地方就在于,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塑造人格、涵养精神、提升境界。因此,《说文解字》在对“育”进行解释时,就明确指出,“育,养子使作善也”。没有了“善”的内在引领,教育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其最为本质的规定性。基于此,有学者就认为,教育本质上就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上的限定。我国台湾学者陈逎臣在其《教育哲学》中就鲜明指出,教育必然是包含教导和学习。[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教有学的活动就一定是教育。如果教育当中没有价值的引导,教育将不复存在。因此,围绕知识的传递所形成的授受关系不一定是教育关系,而有可能只是培训与被培训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努力检视每一育在具体育人目标的设定上不偏离教育方针的要求,不背离每一具体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所要致力于培养的核心素养都不是只指向德智体美劳中的某一育。比如,体育学科所要培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核心素养,既涉及体育,同时也涵盖了智育、德育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各学科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都具有五育融合的内涵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好了每一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实现了“育内”的五育融合。
(2)构建与五育融合理念相一致的教育生态
正如前文所述,当前的五育融合实践基本上是学校教学部门的事情,更多的只是从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来思考五育融合。这样一种实践思路是很难有效支撑五育融合的真正落地的。
实际上,五育融合最终要解决的是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绝不是某一学科、某些人的事情,而是事关整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支撑才能够真正实现。具体而言,这一教育生态的打造至少包括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是学校教育哲学或办学理念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逻辑来整体规划学校的各项工作,要让整个学校的运转建立在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自觉应用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将学校仅仅看成一个知识的传授部门,把人仅仅看成一堆知识拼装出来的成果。
其次,是学校制度或组织形式的变革。在这方面,关键是评价制度的变革。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评价的变革既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学校自身的积极探索。为此,需要深入研究与五育融合相匹配的评价制度。
最后,是要进一步探索家校社协同教育路径。五育融合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社会都主动参与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学校的教育变革的阻力不在于学校内部,而在于学校的外部。五育融合势必会对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形式等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如果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有效支撑,是很难有其实践空间的。因此,在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变革当中,怎样以一种适合的方式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五育融合实践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现实问题。
总体而言,五育融合不是对五育的一种简单相加,也不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局部性的变革,而是事关学校整体育人品质的教育哲学的变革,这就需要学校回归教育本质来切实推进五育融合的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班建武.“五育融合”的基本前提及其实践逻辑[J].中小学校长,2022(8):2-5+38.
[2]陈遒臣.教育哲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0:223-224.
◆ ◆ ◆ ◆ ◆
【作者:班建武,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德育》2023年第16期】
【责任编辑:刘烨】
【中国德育新媒体中心】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3年杂志